青岛西海岸新区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地区生产总值十年翻两番--埃及中国周报
中国周报

【中国周报】讯:2014年6月3日,国务院批复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从此,该新区站在新时代改革开放潮头。作为中国唯一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发展十年,该新区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地区生产总值从2013年的2121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2023年的5003.4亿元,位列中国19个国家级新区前三。

青岛西海岸新区是中国唯一一个由开发区、县级市合并而来的国家级新区,并无发展经验可借鉴。想要稳步前行,唯有先行先试。该新区心系“国之大者”,肩负起经略海洋、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多个国家战略。据悉,十年间,该新区年均推出100余项改革创新举措,先后获批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全国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国家级单项改革试点58项,50余项改革创出全国经验。

改革创新为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发展蓄势。该新区工信局(科技局、大数据局)局长刘然吉说:“新区成立工委科技委,建立‘科技专员+揭榜挂帅’机制,在重大科技项目上加速布局。”截至目前,该新区拥有8个全国重点实验室、88家国字号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增长11倍、28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5.3件增至85.4件。

而在科技创新“主引擎”的作用下,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目前,该新区在基因和细胞治疗产业、氢能产业、海洋空天领域等前沿产业不断蓄势。其中,落户该新区的“仲华”热物理试验大科学装置成为“十四五”期间中国首个开工的大科学装置,空天动力、海洋生态系统等重大科技项目也在该新区加速布局。

此外,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鲜明特质的对外开放,也为其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港口是该新区的显著优势,目前位于该新区的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连通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700多个港口。依托强大的港口运营能力,该新区的开放能级不断提升:跨境电商产业进出口总额增速超过40%,对RCEP其他成员国贸易额增长19%。

对外高水平开放的同时,青岛西海岸新区也在奏响“黄河大合唱”,畅通其中国国内的大循环。据悉,该新区已建立黄河流域“9+1”城市陆海联动高质量发展合作机制,举办多届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位于该新区的董家口港成为黄河流域最大粮食进出口基地。

新时代、新征程,站在获批十周年的新起点,青岛西海岸新区将继续加快建设国家战略重要承载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宜居幸福新典范,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43
0
分享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