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报记者茜茜海南海口报道】2024年11月27日,由中国侨联指导、海南省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昂扬自贸港”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采访行活动走进了海南医科大学及第二附属医院。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埃及、马拉西亚、法国、德国、印尼、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的11家海外华文媒体和 5 家涉侨中央媒体 高层,他们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医疗新风貌。
海南医科大学,作为海南省医学教育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此次海外华文媒体参访,旨在通过媒体的视角,向世界展示海南医科大学在自贸港建设中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成果。
海外华文媒体人士首先听取了海南医科大学相关负责人对学校的整体介绍,了解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随后,媒体团一行深入校园,实地参观了学校的图书馆等场所,亲身感受了海南医科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先进的教学设施。
在参观过程中,媒体团成员纷纷表示,海南医科大学在医学教育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特别是在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学校的发展更是迎来了新的机遇。他们表示,将充分利用此次参访机会,深入了解海南医科大学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向世界传播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医疗新风貌。
此外,媒体团还就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医疗政策、医疗技术、医疗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与海南医科大学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表示,海南自贸港建设为广大华侨华人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和更加优越的发展条件,希望未来能够与海南医科大学在医疗领域开展更多合作,共同推动国际医学中心医疗事业的发展。
黎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是黎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实践积累出来的防病治病的经验。据史书记载,黎药的使用已有三千年历史,与壮药、藏药、苗药等一起被誉为我国民族医药的瑰宝,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和传承黎药文化,海南医科大学开展了大量工作。他们组织研究团队进行民间走访、普查,收集、整理黎药品种及民间验方,并编辑出版相关著作。同时,还建立了黎药资源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了研究成果信息共用共享。
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其卓越的医疗水平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广泛赞誉。此次参访活动旨在加深海外华文媒体对海南自贸港医疗领域发展的了解,推动国际医疗合作与技术交流。
在参访过程中,华文媒体代表们参观了医院的门诊部、院史馆、国际医学中心等关键区域。他们被医院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所震撼,纷纷表示对海医二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
医院党委书记王毅详细介绍了医院的发展历程、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成就,并表达了对未来国际医疗合作的期待。他强调,海医二院一直致力于与国际接轨,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有效的医疗服务。
1952年8月,医院在成立初期是一间野战医院,经历了从“四驾马车和一盏马灯的流动医院”到“临时栖所于简陋公庙”。1952年8月14日,海南第一间农垦医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两个步兵师152师和146师后勤医院合并,在海口市海甸乡6间小破庙中成立。医院建制院部、总务股、内科、外科(含手术室)、化验室、药剂室,全院100多名工作人员。现在发展为有 60 多个科室,4000 多名医护人员的三甲医院。
华文媒体代表们分享了他们所在国家和地区医疗领域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与海医二院开展合作的建议和想法。他们表示,海医二院在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期待未来能够与海医二院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共同推动国际医疗事业的发展。
2022 年 7 月, 来自北京的徐先生在海医二院接受了第三次器官移植手术,以取代他濒临衰竭的心脏,在海南重获“心”生。该患者十年间接受了三次大器官移植手术,移植的肝脏、肾脏、心脏分别来自三位不同的器官捐献者。“在这台心脏移植手术的成功里,每个人每个环节都要到位。”海医二院器官移植学科带头人王毅教授表示,该患者此前做过肝脏和肾脏移植,而这一次又出现了大面积的心肌梗塞,心功能衰竭;海医二院器官移植团队精心的准备,顺利完成了心脏移植手术,术后恢复非常顺利。
华文媒体代表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海南自贸港医疗领域的发展情况,增强了与海医二院开展合作的信心和决心。他们表示,将积极发挥华文媒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向世界传播海南自贸港医疗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成果,为推动国际医疗合作与技术交流贡献力量。
此次海外华文媒体参访海南医科大学及第二附属医院活动,不仅加深了海外华文媒体对海南自贸港医疗领域发展的了解,也为推动国际医疗合作与技术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机。
随着采访行活动的深入,媒体团将继续走进海南自贸港的各个角落,用手中的镜头和笔触记录下自贸港建设的生动实践和辉煌成就,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包容、繁荣的海南自贸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