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担当、新进展、新突破、新提升,新质生产力、新兴产业、新型消费,新赛道、新业态、新优势……1月14日,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长沙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既有亮眼数据和成绩,也有一连串充满新意和深意的新词,还有部署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新举措。这些关键词,或可窥见新的一年中部省份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密钥与行动。
过去的2024年,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可圈可点:
经济发展贡献新担当。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5.3万亿元左右,地方收入、消费、规模工业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产业培育取得新进展。湖南旅游业总收入迈上万亿新台阶,全省万亿级产业达到6个;绿色智能计算产业产值增长19%、突破8500亿元。
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国家实验室建设取得历史性进展,全球领先、国内唯一的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试运行;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新增研发机构1178家;涌现了“江海号”最大直径盾构机、全球最大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等一批国际领先技术成果。
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147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8.6%、居中部第1位。
翻阅政府工作报告,记者发现,开放与创新亦是过去一年内陆省份湖南破题发展的重要落脚点。
作为中非经贸博览会的永久落户地,湖南以开放平台拓展开放空间。2024年,中非经贸合作先行区获国务院批复,对非贸易额居中西部第1位;湖南自贸试验区2项创新成果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中国—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联合实验室挂牌运行;新结对国际友好城市4对、总数达110对;中欧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怀化东盟班列开行量均超千列,岳阳城陵矶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6.6%。
致力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湖南2024年完成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35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达3家、居全国第2位;“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突破核心技术20项,创新“首台首套首创”产品18个,大型民机起落架交付量产、国内首台智能重载电力机车上轨运行;国家级科技人才突破1000人。
这些数据和成绩正印证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湖南“形成了高质量发展能快则快的最大共识,各方纷纷看好湖南、投资湖南、发展湖南”。
依托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与基础,湖南部署今年工作紧扣“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的奋斗方向,坚持高质量发展能快则快不动摇,不断开辟发展新赛道,增强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梳理政府工作报告,新的一年,新举措、新部署、新提法跃然纸上。这些带着“新”意与深意的关键词,清晰折射出湖南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和民众翘首期盼的新蓝图。
壮大新型消费,湖南将推动康养、绿色、文旅等消费扩量提质,加大高质量体育赛事、文化演出供给,支持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发展,培育更多有“烟火气、湖南味、国际范”的消费新场景;支持长沙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壮大新兴产业,湖南将在新赛道上培育新优势,推动航空航天、北斗规模应用、低空经济、智能衡器计量、智能网联汽车、磁浮智轨、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
布局未来产业,湖南着眼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制高点,发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前沿材料、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等前景无限的未来产业,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拓展新平台、新通道,湖南支持长沙申报建设中欧班列国家集结中心,推进怀化国际陆港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度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耕欧盟等传统市场,拓展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推动工程机械、矿业开发、输变电装备等领域优势企业“走出去”;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及海外仓建设,务实推进“中赤几”产业园区规划和建设。
深化文化和科技有效融合,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湖南将推进马栏山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促进音视频内容和装备、数字文博等产业加速向湖南聚集。2025年,湖南力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湖南将补充配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电脑30万台,新增省属本科高校学生宿舍床位6万个;组织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23万人次,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20个,培训乡村医生5000名……
当现代化新湖南把一个个“新”词变成了具体可感的实质性举措和目标,我们有理由期待,湖南必将抓住开拓创新这个跨越周期的动力源、赢得未来的胜负手,以敢闯敢干的新气象打开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完)
来源:中新网,记者刘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