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报浙江舟山讯】4 月 28 日,“in 舟山 连世界,同舟侨韵·2025海外华文媒体舟山行”活动走进舟山跨海大桥展览馆。来自 18 个国家 25 家海外华文媒体的社长、总编辑骨干记者代表,近距离感受这座“世界级跨海大桥群”的工程壮举与舟山“向海图强”的开放精神。
舟山跨海大桥展览馆位于金塘互通区,是专注于展示舟山跨海大桥为主题的现代化展览馆。展览馆建筑面积约3079平方米,分为序厅区、桥梁风采成就展示区、西堠门大桥展示区、金塘大桥展示区、建筑荣誉展示区等部分,同时室外还有观桥景观展示区。
展览馆内通过多媒体、模型、互动游戏和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重点展示舟山跨海大桥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和科研成果,如西堠门大桥和金塘大桥的建设成就。此外,馆内还展示了舟山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人文,以及大桥对当地交通和经济的影响。
展览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大桥建设成就的平台,也是一个教育和科普的基地,通过展示大桥的建设过程和技术成就,弘扬舟山跨海大桥建设精神,提供一个技术交流和学习的空间。
“桥”见舟山:跨越沧海的城市雄心
参访中,媒体团通过沉浸式沙盘、4D影像及桥梁构件实物展示,全面了解舟山跨海大桥的建设历程。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岛陆联络工程,全长48公里的五座跨海大桥如巨龙盘踞东海,将舟山群岛与大陆紧密相连。“从‘孤悬海外’到‘半岛时代’,这座大桥改写了舟山的历史。”意大利侨网总编辑王卫平感叹,“它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中国海洋经济的象征。”
侨媒视角:向世界传递“舟山速度”
展览馆内,媒体代表们对大桥建设中攻克“强台风、深海水、厚淤泥”等世界级难题的细节尤为关注。法国《法中网》副总编文化州表示:“舟山跨海大桥的抗震抗风技术值得向国际社会分享,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岛国。”
正如舟山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於立斌在致辞中指出的,舟山跨海大桥是“侨韵”精神的具象化体现:“它象征着舟山与全球华侨华人的血脉相连。他希望借各位媒体之笔,让世界看到舟山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的潜力。”
此次参访是“同舟侨韵”系列活动的最后一站,是以国际化视角解读“海岛共富”的舟山样本的最好范例。正如舟山跨海大桥展览馆的结束语所言:“这里连接的不仅是岛屿与陆地,更是中国与世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