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网师园 点亮文化新“夜”态 对“网师园古典夜园”的再思考--埃及中国周报
中国周报

【中国周报讯】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是指在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士大夫阶层文人写意山水宅园。1997年和2000年,先后有九座园林作为典型例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网师园是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中十分有特色的一座园林:宅园一体保存完整;被陈从周先生推崇为“小园极则”,中部花园保留清代乾嘉年间风貌,而这个时期中国造园艺术达到最高峰;园中园殿春簃在1980年作为明轩“蓝本”落户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作为中新工业园区项目谈判地之一,被时任市长章新胜誉为“工业园区的圣地”;始于1990年的“网师园古典夜园”项目,整整持续了30余年,成为游客迅速了解江南民居、江南戏曲文化以及江南文化生活的一个窗口……

每一个独特之处,都足以为古典园林的新生与发展创造出价值。这几年频频亮相的“夜文化”,对“网师园古典夜园”来说,并不算个新鲜的词,却值得园林人重新思考它的定位、内涵与可能涉及的诸多问题。

首先,回顾历史。“网师园古典夜园”项目始于1990年,它的诞生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与“苏南模式”的发展背景有着紧密的关联。上世纪80年代“苏南模式”开创了中国经济新的发展方式。到90年代初,苏州掀起了以招商引资为主要手段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高潮,而苏州新区和工业园区(1992年引入,1994年正式成立)的建立和发展正是这一阶段最为显著的标志。

上世纪90年代具有一种时代的开拓性和创造力。1990年3月,根据苏州市政府要求,为了让海内外游客更多层次领略吴文化风采,丰富晚间文娱生活,市园林局、旅游局、文化局联合创办“网师园古典夜园”,开辟特色文化旅游发展新思路,整整持续了30多年。

对苏州城市发展来说,中新工业园区项目十分重要。1993年,在网师园集虚斋的二层小楼(俗称“小姐楼”)里,两个政府对于项目内容进行了十多次的谈判。新加坡客人们深深叹服网师园所折射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中国的官员们则被新加坡人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所折服。时任市长章新胜后来对网师园评价道,“是苏州工业园区的圣地”。也正如时任园区第一任秘书局长廖建所说的,“园林之美,透过造景艺术表现主人的人文精神与价值观。园区之美,在于她的思想追求。园区不仅是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还是找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网师园小姐楼,代表的是苏州古老文明,中新合作建设工业园区,代表的是苏州现代文明。”

因此,从那个时候开始,“网师园古典夜园”就有着两个主要的职能:一是为外地游客展示“第一眼”的传统苏州,包括苏州最有名的园林、昆曲和评弹等内容;二是为外商展示本土的文化元素,用文化的力量为招商引资摇旗呐喊。这些职能持续了30多年,到了2022年,在经历各种国际局势的变故以及疫情催生出来的理性反思后, 有必要对“网师园古典夜园”进行一些积极的总结与思考。

其次,反思定位。一为“家”的理念。如上所述,网师园作为江南传统民居保存完整的经典案例,宅园一体格局孕育出小巧温馨的气氛,而亲和力、平民化和家的氛围感,以往在夜间开放的时候,容易被忽略。好的品牌是应该打动人心的。“家”的理念可以成为这个品牌带给观众的直观感受,让来宾在游园赏景中体验文化与生活的同时,也让心灵得以“回家”,这可能是这个时代的人最需要的精神慰藉。无论“江南文化”还是“苏州故事”,网师园就是一个小小的切入口,从有形到无形的体验与感悟。

二为“时空艺术”的展示。作为世界遗产,从遗产夜间展示的角度,也可以对品牌的定位进行拓展延伸的思考。回顾历史,最初对于园林的夜间展示并没有过多考虑,更加侧重园林的氛围与场地载体的功能。园林,是一种“五感体验”的空间艺术,如果说白天的园林是以视觉为主的欣赏景观,那么晚上则更侧重于其他的感官体验,以及对园林静谧环境的氛围体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咫尺之内,再造乾坤”,园林是时空艺术,夜园将这种时空性表达到位,正是对“苏州古典园林”遗产价值的最好诠释。这一点上,拙政园的“拙政问雅”走在了前面。

三为“夜”文化的丰富。《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里提出过夜间消费场景“老三样—新三样—再三样”的发展过程。“老三样”是指夜市、演出和景区,城市夜景观光和景区夜游依然是游客夜游的主旋律。“新三样”是指节事、场馆、街区,夜间节事又可以分为文化新载体、城市新名片,而文化场馆是城市新的风景线,街区是高频消费区、新晋网红地。“再三样”是指书店、古镇和乡村,书店更多承载的是一个城市夜间休闲功能,而古镇和乡村更是未来夜游的新去处。“网师园古典夜园”的发展,正在经历夜间消费场景“老三样—新三样—再三样”的各个阶段。从夜市、演艺、景区的“老三样”阶段起步,正在承担起夜间节事(文化新载体以及城市新名片)、文化场馆(城市新的风景线),街区(高频消费区与新晋网红地)的带动(与网红十全街的频频互动),更是衔接着“再三样”对文化休闲的场景需求。

然后,分步落实。基于定位的不断拓展,“网师园古典夜园”保留通过市场不断实践后的经典内容,在小而精致的空间里,紧凑安排曲艺节目,灵活机动导游服务,同时配以大众化价格,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同时,在空间、节目、服务、业态等多方面,逐步丰富品牌的内涵与外延。

突破园林物理空间的局限性,对内对外开拓新的空间。空间有限,为了保证安全与体验舒适度,继续开发园林内部露华馆茶室和云窟等。同时,将夜花园氛围感向周边的区域延伸,如阔家头巷及十全街等。

突破演出节目的局限性,打造网师园特色节目。保留经典的曲艺片段,如《十五贯》《游园惊梦》和评弹开篇等,打造网师园特色的舞台剧和双人舞剧,丰富节目内容,形成夜园品牌的特色节目。

突破营销手段的局限性,增加新业态和宣传方式。自媒体时代,引进网红打卡点位设置,也是吸引年轻客户端的极佳手段。结合时下最新最热话题场景,比如《梦华录》,结合年轻人喜爱的互动体验方式,融入古典夜园氛围气质,设置换装打卡拍照等吸引话题讨论、利于自媒体传播的体验项目。同时延伸布局,营造夜园生态圈,前门照壁可设置“网师集市”,与网红品牌联手拓展夜园场景,延伸品牌的内涵与外延。

突破理论层面的局限性,加强专业思考与讨论。作为30多年的老品牌,需要专家、市场、公司多方面的集思广益,在定位、内涵、路径、机制等多方面积极创新,共同寻求和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在内容和质量为王的时代,产生人心红利,做到价值回归,才能对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进行可持续的发展。“网师园古典夜园”2022年重新启动,它早已成为一份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责任,也是一种对社会公众的承诺,更是园林人对于遗产发展、园林发展的不懈探索!

(吴琛瑜 作者系苏州网师园管理处主任,历史学博士)


来源:江南时报
《江南时报》创刊于1999年9月1日,是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管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国内统一刊号CN32-0114。
15
0
分享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