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瓷跨千年,文明越山海。千百年来,景德镇一直用独有的方式书写着世界陶瓷史和中国文明史上不朽的传奇,用小写的china瓷器生动讲述了大写的China中国故事。近年来,景德镇以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遗产保护、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文明互鉴,吸引了数万“景漂”“洋景漂”,成为全球瞩目的国家文化交流客厅、国际文化交流名城。
为更好地彰显城市特色,在交流互鉴中绽放新魅力,10月18日-19日,“世界市长对话·景德镇暨2025景德镇论坛”在景德镇市举办,以陶瓷文化为纽带搭建国际友谊桥梁,共绘城市发展与文明互鉴的崭新图景,奋力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大湾区时报记者 周万里郭民军,景德镇报道)
共绘文明繁荣新图景
景德镇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纵深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努力探索一条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价值、江西元素、新时代特征、景德镇特点的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新路子。
在“瓷城共生”中赓续“千年文脉”。景德镇紧扣瓷、城核心关系,原真性保护遍布全城的古窑址、古码头、古厂房、古戏台,整体推进城市体检、城市更新,通过文脉、人脉、城脉的内在统一,精心呵护传承千年的城市记忆、城市个性和城市气质,让景德镇始终成为一部可触摸、可品味、可体验的“活着的陶瓷历史文化教科书”。
在“文旅相融”中绘就“诗与远方”。景德镇深挖“瓷、茶、戏”文化资源,精心培育了陶阳里、陶溪川、三宝国际瓷谷等王牌景区,全面打响“满城瓷器千座馆”的文旅IP,持续营造具有艺术感、充满烟火气、彰显国际范、纵享慢生活的城市形态,着力打造精致精美、宜居宜业、人见人爱的魅力之城,在人与城的双向奔赴中,构建令人心驰神往的“强磁场”。
在“文明互鉴”中搭建“共赢舞台”。以瓷为媒、连接世界,开放包容“请进来”,从容自信“走出去”。景德镇全面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全球创意网络城市、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的合作,与世界72个国家180多个城市建立友好往来,全球布局陶瓷官方旗舰店,一体推进陶瓷企业、产品、品牌、文化出海,努力再现新时代“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繁荣盛景。
景德镇市委书记胡雪梅表示,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相知者,不以万里为遥。这次世界市长对话暨2025景德镇论坛的举办,为景德镇搭建起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宝贵平台,大家携手同行、互学互鉴,共谋城市发展新路径、共拓经贸合作新空间、共绘文明繁荣新图景!
瓷都之美与世界相遇
景德镇是一座依托陶瓷支撑千年发展的城市,老的窑址、老的作坊里弄遍布全城。依托陶瓷文化底蕴,加上景德镇秀美的生态,把千年窑火推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千年窑火焕发了新的活力,景德镇的旅游市场持续火爆。2022年该市旅游市场游客人数是4400万人次,2023年达到5800万人次,2024年超过了6000万人次,今年的十月八天假期,景德镇旅游超过900万人次,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景德镇注重将陶瓷文化融入城市的建设,塑造独特的城市风貌。坚持文化遗产保护引领城市更新,打造了五个“陶”,即陶阳里、陶溪川、陶源谷、陶科园、陶博城,“五陶竞秀、各美其美”。陶溪川历史文化街区就是由老的瓷厂改造而来,把老瓷厂改造为艺术创作的空间,改造为展览展示住宿消费的空间,既延续了老瓷厂的记忆,也让老工业基地打造成新的网红打卡地。
景德镇注重将文化产业旅游融合发展,以陶瓷串联形成一个纽带。陶瓷产业是景德镇文旅的基础,景德镇很大的魅力在于大家时常感受到的“前店后厂”的模式。大家来旅游,既能看到也能触摸到也能自己参与到整个体验当中去。在此过程中引导打造了千馆之城的展示体系,以展馆为体系串联产业、文旅,也形成了一城瓷器千座馆的独特景致。名坊园就是由近百家非遗手工作坊、大师工作室组成。如果你有创意,也能把创意变成作品。在乐平市有独特的戏曲文化,至今保留了五百多座古戏台,在浮梁县有独特的茶文化,浮梁县有20多万亩的茶园,景德镇以瓷为核心,推进全局旅游,呈现给世界不一样的景德镇。
景德镇持续深化配套服务,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旅游体验感是核心,景德镇努力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全体系的服务质量和服务的体验。景德镇有酒店1300余家,有特色的民宿700余家,这样一个160万人口小城市,有7.2万张床位。2024年,景德镇成功入选全国首批240小时过境免签城市,成为江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该市抢抓机遇,迅速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走出去”,先后赴阿联酋、英国、意大利等10余个国家开展“景秀China”主题推广,布局陶瓷官方旗舰店海外店。“请进来”,市场化举办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创新举办国际陶艺双年展、“春秋大集”。该市打造了全年不落幕的集市的矩阵,有创意集,每两个月有陶然集,每年有两次春秋大集,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创作者。景德镇结合生态优势打造了浮梁红茶、“陶小溪”山泉水、上镇精酿啤酒等特色产品,让游客感受到陶瓷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千年瓷都的烟火气,没有一个游客愿意空手离开景德镇。
景德镇的文旅发展,有着千年传承的积淀,是陶瓷文化产业融入城市的特色之美、共生之美,也是体验之美。景德镇市市长陈克龙说,“世界市长对话”是全球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本次对话聚焦“瓷耀千年融通四海”主题,我们愿与国际友城市长们展开思想碰撞、交流分享,努力推动瓷都之美与世界相遇。
圆桌对话文明互鉴
土耳其伊兹尼克市市长卡根·穆罕默德·乌斯塔说,伊兹尼克的陶瓷是从罗马帝国就开始的,16、17世纪的陶瓷业达到了顶峰,并且它的瓷器用于奥斯曼帝国的皇宫,土耳其的瓷器就是来源于中国。中国的古语说,如果你高兴地做每一件事,你会做得非常好,而且你会享受其中。我们的祖先一千年前是非常高兴、非常享受地做这项工作的,并且取得了杰出的成果。伊兹尼克与在奥斯曼时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仍有很好的影响,在历史上我们有很大的价值,包括建筑方面、城市风格方面,当然在保护这些传统文化方面,我们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我们在保护传统的同时,也注重新事物新产品的生产。
意大利蒙特卢波菲奥伦蒂诺市市长西蒙·隆迪说,我们的城市有着800多年制作陶器的历史,景德镇有上千年的陶瓷制作的历史,我们有非常多的共同之处。我们这些陶瓷制作工坊在上世纪之前一直是非常古老的工艺,现在我们也从古老的工艺发展到了现代的工艺阶段。景德镇把陶瓷的元素融合到了很多城市景观之中,让整个城市都散发着非常浓的陶瓷文化的韵味,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做法,打算在我们城市进行运用。这是非常好的陶瓷文化的转化案例。
韩国公州市前市长金正燮认为,中国和朝鲜半岛在进行友好交流的时候,双方在文化艺术层面上也有相应的发展,其中一个典型的事例就是瓷器。我们有三个瓷器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瓷器的发展就是和中国交流的历史,景德镇传承了千年的历史,同时又注入了创新,并且适应了全世界众多的游客,已经成为在亚洲、世界上深受陶瓷艺术家青睐的有名的瓷都。我们的年轻人需要通过文化交流来景德镇共同学习相关的经验,通过合作去开创更好的可以共赢的未来,未来我们合作有广泛的潜能和机遇。
俄罗斯戈罗杰茨市地方政府行政长官穆德诺夫·亚历山大·尤里耶维奇说,我们和景德镇有相通之处。非常关注陶瓷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市政府层面把它纳为优先发展事项。我们的居民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当中,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予高度的重视。景德镇对民间工艺传承的保护做得非常出色,希望借鉴景德镇经验,通过深入研究双方经济和文化特点,开发出互利互惠的新项目。
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议会副议长努尔巴耶夫·尼亚兹别克说,当今世界格局复杂多元,艺术成为少数能够跨越隔阂、凝聚共识的通用语言。瓷器是传递和平的使者,它向世界述说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工艺精神与哲学思考。而景德镇,正是精通这门语言的城市,她始终敞开着文化交流之门,推动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尊重与友谊,让世界更多的人民享受发展的成果,从各美其美更多地走向美美与共。
陶瓷虽小,却是连接人类情感、传递文明基因的世界语言。世界各国的城市虽然有差异,但却因为对美的追求、对文明的继承、对共荣的向往而紧紧相连。“文旅呈美”美在差异也美在共生,开放促荣,“荣”在共享,更“荣”在共赢,文明相传,“传”在技艺。景德镇让陶瓷文化成为城市与世界连接的桥梁。世界市长对话,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跨文明交流所蕴含的无限可能。“瓷耀千年,融通四海”。今天的对话,不是终点,而是景德镇与全球伙伴深化合作、共赴未来的崭新起点。让我们满怀期待,未来能继续以陶瓷为媒介,持续推动“文旅共美、开放共荣、文明共传”,携手描绘全球城市协同发展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