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沙雅讯】金秋十月,新疆大地棉海翻涌,丰收图景蔚为壮观。10月28日,以“新疆有个阿克苏·物华民丰”为主题的海外华文媒体采访活动走进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来自埃及、加拿大、意大利、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4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深入棉花产地,实地探访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见证机械化、智能化采收的现代农业图景,向世界讲述真实、立体的新疆农业故事。


当地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通过推行“土地整治+高效节水”模式,沙雅已建成数百万亩高标准农田。农田配套了滴灌节水系统,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精准管控。同时,从播种、管理到采收,棉花生产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98%,智慧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极大解放了劳动力,更确保了棉花品质的优越和稳定。

沙雅县作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近年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县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185万亩以上。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无人机植保等技术,实现从“靠天吃饭”向“科技兴棉”的转变。在古勒巴格镇奥图拉库勒达西村的“3.0数字化”棉田示范区,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实时采集田间水情、肥情、虫情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预警,让棉农“指尖上种田”成为现实。


触摸着刚刚产出的、纤维长达三十多毫米的优质棉花,大湾区时报总编辑吴默感慨道:“眼前的景象彻底更新了我对新疆农业的认知。这里不再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耕作,而是科技赋能、高效环保的现代产业。‘物华民丰’在沙雅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

此次沙雅之行,让海外华文媒体亲眼见证了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坚实步伐。这片热土上产出的每一朵棉花,都凝聚着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智慧,向世界讲述着一个关于效率、品质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疆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