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拜城讯】 作为“新疆有个阿克苏·物华民丰”海外华文媒体采风活动的文化盛宴,10月27日,来自埃及、法国、加拿大、委内瑞拉等国家的24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了被誉为“中国佛教石窟起始点”的克孜尔石窟。他们不仅为跨越千年的壁画艺术所震撼,更在瞻仰一代高僧鸠摩罗什像的过程中,完成了一场与丝路文明智慧的灵魂对话。


位于明屋塔格山悬崖上的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步入洞窟,媒体团瞬间被满壁的“龟兹风”飞天与佛教本生故事画所包围。其独特的菱形格构图、历经岁月仍不失光彩的石膏与石绿主色调,以及“屈铁盘丝”般刚劲流畅的笔法,无不诉说着古龟兹作为丝路北道佛教中心的辉煌艺术成就。

“这些壁画不仅是宗教艺术的表达,更是古希腊、波斯、印度与中原文明在此交融互鉴的‘活地图’,”澳大利亚《澳视网》总裁索江感叹道,“站在这里,才能真正理解何为‘文明的十字路口’。”


此次参访的高潮是媒体团怀着崇敬之心瞻仰了鸠摩罗什的塑像。这位生于龟兹的佛学巨匠、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翻译家,其一生正是新疆多元文化荟萃的象征。他所译的《金刚经》、《妙法莲华经》等,以其优美精当的文字,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东亚佛教文化与哲学思想。
鸠摩罗什的智慧根脉,正深深植于克孜尔石窟所代表的龟兹佛教沃土之中。他的思想与洞窟中的壁画,共同构成了古龟兹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一个是视觉艺术的巅峰,一个是哲学思想的结晶。


跟着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工作人员张光民向媒体团的介绍,海外华文媒体深刻体会到,阿克苏的“物华民丰”,远不止于丰饶的物产,更在于其作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枢纽所积淀的、无与伦比的文化财富与精神高度。这片土地,曾经用壁画描绘了信仰的天空,也用智慧的文字沟通了东西方的心灵,其遗产至今仍在滋养着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