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踏红赏新韵 侨笔传情绘巫山——“追梦中华·新韵重庆”采访行邂逅神女天路红叶盛景--埃及中国周报
中国周报

【中国周报】巫山报道(记者茜茜)霜染层林红似火,天路盘旋入画来。11月22日,“追梦中华·新韵重庆”2025海外华文媒体重庆采访行一行,沿巫山神女天路蜿蜒而上,在平均海拔1200多米的悬崖峭壁间,沉浸式邂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秋冬盛景,用镜头定格巫峡红叶与长江云雾交织的绝美画面,向世界传递重庆的生态之美与人文韵味。

      巫山的“三峡之心”是一处融合了自然奇观、文化底蕴和多元体验的旅游新地标,它因其天然的地理形态从高空俯瞰宛如一颗跳动的“心脏”而得名。"三峡之心"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文化与自然的交汇点,融入了神女传说、巴人文化等元素。

       神女天路全长12公里,作为巫峡神女景区南环线的核心路段,公路盘旋于悬崖峭壁之间,时而穿行于雾霭之中,时而俯瞰长江碧波,因“人在天上游,船在地窟行”的独特意境得名。沿途串联起天盏灯、仙履台、瑶台等五大观景平台,每一处都能解锁红叶与峡江的不同视角,是摄影爱好者追捧的“红叶打卡胜地”。采访团一行从柳坪游客中心出发,观光车在陡坡中盘旋前行,车窗外的景色随海拔攀升不断切换:山脚下的红叶初染微黄,山腰处黄栌、乌桕渐次转红,山顶上枫树、槭树红得炽烈,赤红、紫红、金黄交织错落,宛如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将群山渲染成一幅波澜壮阔的油画。

       巫山神女峰,又名“望霞峰”,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境内的巫峡北岸,是巫山十二峰中最负盛名、最富传奇色彩的一座山峰。它不仅是长江三峡的标志性景观,更是数千年中国文化中一个不朽的文学意象和精神象征。

      在悬崖边的飞云台观景台,华文媒体代表举起相机连连按下快门,生怕错过这转瞬即逝的美景。站在这里,既能隔江对望神女峰的绰约风姿,又能将漫山红叶与峡江烟云尽收眼底,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红叶边缘泛着琥珀色的透亮光泽,微风拂过,叶片如彩蝶翻飞,簌簌声响与长江涛声相映成趣。在瑶台的玻璃观景台,脚下是百米深渊,眼前是万亩红叶,极致的视觉冲击让媒体代表们纷纷驻足留影,浅色衣衫与火红背景相映,定格下人与自然相融的瞬间。

      沿途采访中,媒体代表们不仅沉醉于红叶之美,更对巫山的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举措深表赞赏。据介绍,巫山红叶以黄栌、乌桕等乡土树种为主,当地通过科学培育、生态护林等措施,让红叶景观逐年提质,观赏期延长至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同时,景区以神女天路为纽带,串联起观光车、索道、徒步步道等多元游览方式,既保障了游客的观赏体验,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了“以红为媒、以景富民”的良性发展。

    “巫山红叶的美,是自然与人文的共生之美。”采访团代表表示,将通过海外华文媒体的传播矩阵,用文字、图片和视频全方位展示神女天路的红叶盛景、巫峡的雄奇风光,让更多海外友人领略重庆的秋冬魅力,了解中国在生态保护与文旅发展上的生动实践,让红叶成为连接中外文化交流的“红色纽带”。

      车行天路,目之所及皆为红;笔传侨音,心之所向尽是情。“追梦中华·新韵重庆”采访行让神女天路的红叶美景通过海外华文媒体走向世界,既展现了重庆的生态底蕴与季节之美,更传递了中华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47
0
分享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