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的壮美世界-埃及中国周报
中国周报

【中国周报克州报道】记者茜茜:8月21日,来自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23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在这里参观了被誉为柯尔克孜族"百科全书"的英雄史诗《玛纳斯》主题展陈,并欣赏了《玛纳斯》表演。



千年传唱:跨越八个世纪的英雄史诗


《玛纳斯》与《格萨尔王传》《江格尔》并称"中国三大英雄史诗",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部史诗起源于约1000年前,以口头形式传唱,主要流传于中国新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全诗共8部18册、23.2万行,讲述了柯尔克孜族英雄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带领族人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故事。


在展陈馆内,媒体代表们通过图文展板、实物展示和多媒体互动,全面了解了《玛纳斯》的传承历史和文化价值。展出的珍贵手稿、传统乐器和服饰道具,生动再现了这部口传史诗的丰富内涵。


活态传承:从草原牧歌到世界舞台


如今,《玛纳斯》的传承方式已从传统的口耳相传扩展到学校教学、舞台表演、影像记录等多种形式。当地政府建立了从民间到学校的传承机制,确保这一文化瑰宝得以生生不息。



文化交融: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玛纳斯》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柯尔克孜族历史、民俗、语言、宗教的百科全书,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史诗中蕴含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追求公平正义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在展陈中,媒体代表们注意到《玛纳斯》与汉族文化交融的痕迹。一些演唱版本中融入了汉语词汇,故事情节中也体现了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这种文化互鉴,正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生动体现。


当地文化工作者介绍:"《玛纳斯》虽然讲述的是柯尔克孜族的故事,但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怀、英雄气概和民族团结精神,是所有中华民族成员都能共鸣的。"


 创新表达:古老史诗的现代焕新


为了让这一古老史诗更好地适应现代审美,当地文化部门进行了多种创新尝试。大型歌舞剧《玛纳斯》 融合现代舞美技术和传统艺术元素,先后在乌鲁木齐、北京等地演出,并走出国门,赴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交流演出。


此外,还开发了《玛纳斯》动漫、绘本、数字博物馆等新型文化产品,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史诗文化。这些创新不仅扩大了《玛纳斯》的受众范围,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思路。"我们要让千年史诗活在当下,走向未来。"当地文化负责人表示。


世界回声:海外华文媒体的文化共鸣


这场文化盛宴让媒体代表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丰富内涵和柯尔克孜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参访结束后,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纷纷表示震撼和感动。澳大利亚时报社长张野表示:"《玛纳斯》的宏伟气势和深厚文化底蕴令人惊叹。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向世界广泛传播。"



巴西中国通讯社副社长严佳感慨道:"看到少数民族文化得到如此好的保护和传承,真正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支持。这种文化多样性正是中华文明的魅力所在。"



韩国《奋韩网》总裁王俊霖说:"《玛纳斯》不仅属于柯尔克孜族,也属于全世界。它讲述的追求正义、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人类共通的价值观。"


夕阳西下,参观结束时的媒体代表们仍沉浸在史诗的壮美氛围中。千年史诗《玛纳斯》正以古老而又年轻的姿态,从帕米尔高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27
0
分享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